小程序的初始版本放弃了微信的流量优势、社交关系链优势,这也是支付宝一直以来面对微信时最大劣势。所以,微信小程序启示了支付宝团队,如何突破自身的流量和用户瓶颈。
微信小程序,这个一度被捧上天的产品,如今却像烟花一样,在春节后消失在我们的朋友圈中。
问了身边不少的团队和项目,要么是在为当初对小程序的保守观望(或者说反应慢)沾沾自喜,要么正将原本的小程序开发计划终止,曾被张小龙挂出来的一个小程序的团队CEO,也只能说在知名度和宣传上收到一些实质效果。发布当天,各行业活跃KOL拉起的各种小程序讨论群,如今也归于平静。
轰轰烈烈的小程序,难道真的如此快消散了?
答案倒并不是这样滴,在此前的《怎样理解微信小程序》一文中,[企鹅生态]就说过,小程序对今天大公司主导的互联网世界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腾讯自己也并不很需要小程序这个产品。
因此,用户和从业者在很短期内对小程序无感知是很正常的。
但小程序又是个对微信自身极度重要的产品,其既是微信避免QQ化,沦为腾讯底层平台和管道的钥匙;也是在微信O2O、微信电商等一系列方向挫败,创业者、开发者和第三方累觉不爱后,微信内独立去生长一个生态的最后机会。
所以,相较于张小龙谈到的小程序理想模型。在后续运营中,微信一定会为小程序注入各种各样的资源,流量注入、订阅关系、朋友圈分享、推荐机制等功能,附近的店、搜索框、附近的人、扫一扫、摇一摇等入口,终究大概率都会开始为小程序加注流量,这个时候小程序才算真的开始去运行了。
另外,必须关注的还有微信小程序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支付宝版本的小程序。从整个阿里与腾讯集团高度去看的话,支付宝给予小程序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亚于微信给予小程序的重视。
小程序的初始版本,其实是个微信放弃了自身流量优势和社交优势的产品,这等于将自身拉到与支付宝同样水平线上,这让支付宝有了一种“原来小程序才是最适合支付宝的产品”的感觉。
所以,从热炒小程序到小程序遇冷这一个多月,其实有很多事情在暗中发生和改变的,[企鹅生态]试着分析解读下,欢迎指正。
一是,小程序遇冷,是微信团队过于任性导致的。
从大热到遇冷,小程序初始版本的问题在于其过于理想化的设计。让开发者自己去散播入口的做法,其实就是让开发者将自己的流量主动指向小程序。
这样的设计,不但意味着与大公司、大平台绝缘,也很难吸引那些有实力的开发者,甚至线下商家也没动力将自己宝贵的到店流量指向小程序。
今天所有人热捧微信,无非是因为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流量最大的产品,大家来微信都是为了找用户、找流量的,但却不幸发现自带流量是玩小程序的先决条件。
现在看,小程序无疑是错估了市场,其遭遇也证明了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确实已经不再是他们记忆中的站长时代。
过去,是极为稀少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通过单一渠道吸引不断增长的饥渴用户;而今天则是层出不穷的优秀产品和服务,在各个渠道上去争抢有限的用户。
所以,指望用户主动到小程序中找服务是不靠谱的,指望开发者将自己的流量指向小程序是不靠谱的,指望在移动端恢复百度在PC端的荣光也是不靠谱的。
二是,从搜索框到附近的店,微信会将自己的流量一个个指向小程序。
但小程序于微信自身是个太重要的产品,纵然微信说不会有流量红利、不会有入口。但微信还是一定会将自己的宝贵流量和宝贵接口,逐渐加码到小程序上。
在最近,微信搜索框已经开始为小程序加注流量了。而据说,与[附近的人]很相似的[附近的店]也正筹谋上线,可能将会成为又一个一级流量入口。而承载[附近的店]里各种服务的容器,就将是小程序。可以预见到,[附近的店]一旦上线,一定会激起一波热潮。
同样的,朋友圈限制分享也只是现阶段的规则,未来朋友圈和社交关系链的应用到小程序中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即使是订阅关系,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在小程序上,毕竟想让开发者把自己的流量导给小程序,就一定要给开发者们提供沉淀用户的工具。
所以,小程序遇冷,只是小程序初始版本遇冷。目前小程序仍然在早期阶段,只有等微信将每个功能和入口都逐渐开放,才能看清小程序的完全体。
三是,现在基本可以看清,小程序只是腾讯的一个小增量。
随着各类内容和线上产品遇挫,今日头条、京东、腾讯内部一系列产品对小程序的不感冒,现在基本能看清,在大流量App各自割据的情况下,小程序上基本不会出现有竞争力的线上产品。即便有创业者选择在小程序上试错,在模式验证成功后,也会迅速转向App端。
所以小程序于腾讯的最大商业价值在线下,就是帮助腾讯聚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下的各种长尾流量和各种长尾消费场景,达成类似当年百度号令一众长尾网站类似的商业模式。
但受困于微信团队的属性问题,其必然不可能深入到各个行业中去进行深度运营。光靠收过路费恐怕连新美大+58同城的体量都做不到,对于目前如日中天的腾讯来说,小程序能提供的只是个小增量,实际价值可能远对不起其炒作程度和关注度。
所以,小程序带给腾讯的最直接价值,除了为微信内的各种服务提供个比HTML5体验更好的容器,就是帮助微信支付进一步挤压支付宝在线下的份额。
通过[附近的店]、搜索流量能带来新的消费场景外,现在很多商家还选择同时贴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如果微信二维码能够实现支付之外的更多场景服务,听上去确实比支付宝高明一点。
四,但问题是,小程序似乎启迪了支付宝,可能还有微博、今日头条、百度。
支付宝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微信小程序去逐渐升级线下的支付二维码,事实上,如果去总结支付宝近两年的产品策略的话,其实就是学习甚至直接Copy微信。
因此在小程序上线不久,支付宝就宣布跟进开发小程序,有趣的是,支付宝在Copy过程中,支付宝发现小程序是个非常适合自身的产品。据说目前支付宝内部对小程序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微信对小程序的重视程度。
究其原因,在于小程序的初始版本放弃了微信的流量优势、社交关系链优势,这也是支付宝一直以来面对微信时最大劣势。所以,微信小程序启示了支付宝团队,如何突破自身的流量和用户瓶颈。
而相比微信团队去做小程序,支付宝团队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支付宝执行能力更强、线下拓展能力更强、宣导能力也更专业;劣势则在于,支付宝没什么开放基因、也几乎没打造开放平台类产品的经验,这也是支付宝内部对自己做小程序的最大担忧。
但支付宝小程序的推广已经开始,据说支付宝在拓展商户时,还承诺给门店提供流量,虽然不知道支付宝的流量会从哪里来,但看来他们的做法确实指向微信小程序问题所在。
同样受到启迪的,还有所有有着广泛用户和高活跃度的App们,本来自打百度轻应用失败后,移动互联网世界拥有大流量App们,似乎都绝了做平台之上平台的想法,安心做自己的核心服务。但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似乎让Native
App与Web App之争又回来了。
就像一位坚定看好小程序的朋友所说:小程序是移动互联网下半场开局时出现的产品,它展示了在少数核心App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未来生态场景。
五.小程序用C端思路去做B端,使得第三方几乎没啥参与余地。
对于小程序沉默的,不仅有大公司,还有曾经活跃在微信生态各个角落的第三方们。面对小程序,现阶段除了培训和做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小程序商店,第三方几乎找不出什么参与方式。
有朋友就说,小程序并非技术驱动,不仅给第三方留的空间很小,甚至给开发者留的空间也很小。
这当然说明,开发了一年的小程序确实不错,产品很完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程序的设计非常的理想化和程序员思维,就是小程序根本没想让第三方玩家去深度参与。
但问题是,一个高效有活力的生态中不应该只有生产水的和喝水的,还应该有运输水的、卖水的、提供工具的、宣传营销呐喊包装的等等。
尽管腾讯和微信可能不承认,但微信公众平台前期能够成功,第三方和各类营销公司是出力不少的。尽管第三方玩家鱼龙混杂,但却是最有活力和最有创意的群体,甚至在[企鹅生态]看来,微信生态中最有趣、最有潜力的创新,可能就是刚刚被封杀的微信分销模式。
但小程序并没有给第三方玩家留什么空间,小程序是个用TO C思维做出来的TO
B产品,小程序希望自己和商家间不要再有第三方桥接。但这个过于理想化的做法,正在让所有能帮忙的人失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