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在移动硬盘上安装 ArchLinux 教程
Linux有两个发行版:PLD和CRUX。PLD采用的是apt-get作为rpm系统的前端,便于系统的升级,CRUX的软件包的打包方式十分简单,就是最简单的tar.gz包,更易于管理和维护,Archlinux对这两个发行版进行特性的综合,扬长避短,现在我们来讲讲如何在移动硬盘上安装ArchLinux.
熟悉 Arch Linux 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使用、没事就折腾,我的 Linux 经验并不算丰富,换 Arch 肯定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为了不耽误正常使用,不能在正式工作用机上安装,包括公司和家里,也没有额外的机器,只好选择将其安装在 U盘或者移动硬盘上.
至于服务器,我倒不敢也不推荐轻易更换成 Arch,别说桌面使用还没有熟悉,就是熟悉了,也没有精力定期去升级服务器,所以服务器还是用着现在的 Ubuntu 吧,比较省事,也算稳定,即使是已经不再维护的旧发行版,官方也提供 旧发行版仓库,仓库中没有个别新软件,一般也能在网上找到安装方法,所以,在熟练驾驭 Arch,以及有足够精力定期升级之前,别乱折腾生产服务器的好,谨慎选择.
基本系统安装
之前已经找了个 2G U盘装过了,精简安装,运行速度还是可观的,不过 U盘太小,装到能够基本使用的话,用户可用空间只剩 100M 了,所以只能留着用来应急,另外操作系统长期在 U盘上运行的话,还会影响闪存使用寿命,所以这次用移动硬盘来安装,准备较长期的使用.
这个移动硬盘是要拿着到处跑的,所以选择 32 位系统,没办法家里都是老爷机,分区也保守一点,仍然采用 MBR 而不是 GPT,安装介质使用 archlinux-2012.11.01-dual.iso 刻录光盘.
使用光盘启动,自动以 root 身份进入系统,插入移动硬盘,分区,格式化,挂载,由于不用 GPT 分区,所以 gdisk 和 cgdisk 都不能用,只能用 fdisk 和 cfdisk,fdisk 会预留 2048 个扇区,gdisk 却是从 64 扇区开始分,分区完成后如下:
- #fdisk/dev/sdb
- Disk/dev/sdb:40.1GB,40060403712bytes,78242976sectors
- Units=sectorsof1*512=512bytes
- Sectorsize(logical/physical):512bytes/512bytes
- I/Osize(minimum/optimal):512bytes/512bytes
- Diskidentifier:0xb245c8a1
-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 /dev/sdb1*2048209735671048576083Linux
- /dev/sdb220973568419450871048576083Linux
- /dev/sdb34194508877596671178257927HPFS/NTFS/exFAT
- /dev/sdb4775966727824297532315282Linuxswap/Solaris
第一个分区 10G,btrfs 格式,作为 Arch Linux 分区,第二个分区 10G,ext4 格式,作为 $HOME,第三个分区 17G,ntfs 格式,用作日常数据存储和交换,偶尔还做移动硬盘用,第四个分区 300M,做 swap.
格式化分区:
- #mkfs.btffs/dev/sdb1-Lf006-a
- #mkfs.ext4/dev/sdb2-Lf006-b
- #mkfs.ntfs-f/dev/sdb3-Lf006-c
没有详细研究 btrfs 分区的管理,就这么抓起来当其它格式一样用了.
挂载分区:
- #mount/dev/sdb1/mnt
- #mkdir/mnt/home
- #mount/dev/sdb2/mnt/home
df -h 看一下:
- FilesystemSizeUsedAvailUse%Mountedon
- /dev/sdb110G312K8.0G1%/mnt
- /dev/sdb29.9G151M9.2G2%/mnt/home
可以看到,btrfs 分区比 ext4 分区自身占用空间要小一点,但它似乎又保留了 20% 的硬盘空间,作为备用?难怪我那个 U盘空间显得很小.
安装基本系统
家里有无线路由,网络不用配置,已经自动连上了,编辑 /etc/pacman.d/mirrorlist ,把最快的源放在最上面,我是把中国区的 4 个源都放上面,163 的挪到最前面,安装完成后,这个配置文件也会自动拷贝到新系统中,自带的 vi 真的是比 vim 难用多了,一会儿第一时间换掉.
按照官网说明,用 #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安装基本系统,base-devel 也一并装上,迟早会用到 AUR 或 ABS。 提示共 130 个软件包,需要下载 150M 内容,安装完成后是 550M.
安装 grub:# arch-chroot /mnt pacman -S grub-bios
生成 fstab:# genfstab -p /mnt >> /mnt/etc/fstab,然后更改 fstab,U盘一定要作前 3 项优化.
使用 relatime 挂载参数
以前是推荐增加 noatime 挂载参数,不记录文件读取时间,但这会导致 Mutt 等需要文件读取时间的软件出错,现在改为使用 relatime 参数了(已经默认加上了,Linux 2.6.30 起此参数成为默认值),只有在文件读取时间早于文件更新时间时,才更新读取时间数据。
使用 discard 挂载参数
这个参数主要是针对 SSD 硬盘的,普通硬盘也应该有点作用,把 /tmp 放到 tmpfs 上去,考虑到数据安全性,没有关闭文件系统的日志,它的提速效果在日常使用中并不明显.
由于不会跑什么大应用,为了降低 swap 的使用频率,修改 /mnt/etc/sysctl.conf:
vm.swappiness = 1
vm.vfs_cache_pressure = 50
前一句是尽量不使用 swap,后一句是缓存文件系统信息,下面的操作可以在 chroot 环境下运行:
# arch-chroot /mnt
设置 hostname:echo 'f006' > /etc/hostname
设置时区:#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新建 /etc/locale.conf 内容为:
- LANG='en_US.UTF-8'
- LC_COLLATE='C'
- LC_MESSAGES='C'
编辑 /etc/locale.gen,取消 en_US.UTF-8,zh_CN.UTF-8, zh_TW.UTF-8 前面的注释,然后执行 locale-gen 命令.
更改 root 密码:passwd root
安装 Grub 引导系统
仍然在 chroot 环境中操作,编辑 /etc/mkinitcpio.conf,在 HOOKS 段增加 usb 参数,然后 # mkinitcpio -p linux 生成 img 文件,同时加上了 resume 和 shutdown 参数,作用以后再试,注:新版本中 block 参数替代了 usb pata sata scsi 等一众参数.
安装 grub 到 MBR:
- #grub-install--target=i386-pc--recheck--boot-directory=/boot--no-floppy/dev/sdb
- #cp-v/usr/share/grub/{unicode.pf2,ascii.pf2}/boot/grub/
- #cp-v/usr/share/locale/en@quot/LC_MESSAGES/grub.mo/boot/grub/locale/en.mo
无论是 32 位还是 64 位系统,都是使用 --target=i386-pc 参数,--no-floppy 是不检查软驱,这玩意儿现在应该没人用了,后两句不执行也行,还没弄懂是做什么的,然后,千万不要忘记生成 grub.cfg 文件:
- #grub-mkconfig-o/boot/grub/grub.cfg
- #grep'set=root'/boot/grub/grub.cfg
- #blkid/dev/sdb1--phpfensi.com
现在的 Grub2 使用 UUID 来找硬盘分区,后两句就是检查新生成的 grub.cfg 使用的分区 UUID 和硬盘是否相符,如果忘记生成 grub.cfg 了,可以再次用光盘启动进去做.
最后,退出 chroot 环境,umount 移动硬盘,重启,启动光盘可以收起来了.
初始设置:如果一切正常,现在可以用 root 登录系统了:
- #uname-a
- Linuxf0063.6.8-1-ARCH#1SMPPREEMPTTueNov2707:58:01CET2012i686GNU/Linux
- #free-h
- totalusedfreesharedbufferscached
- Mem:499M62M436M0B676K39M
- -/+buffers/cache:22M477M
- Swap:0B0B0B
- #df-h
- FilesystemSizeUsedAvailUse%Mountedon
- rootfs10G814M7.3G10%/
- dev248M0248M0%/dev
- run250M4.5M246M2%/run
- /dev/sdb110G814M7.3G10%/
- tmpfs250M0250M0%/dev/shm
- tmpfs250M0250M0%/sys/fs/cgroup
- tmpfs60M060M0%/tmp
- /dev/sdb29.9G151M9.2G2%/home
安装 vim,默认的 vi 实在是用不惯:
- #pacman-Svim
- #pacman-Rvi
- #ln-s/usr/bin/vim/usr/bin/vi
关闭 PC 小喇叭,这个实在是太烦人了,在启动时就禁用:
- #cat/etc/modprobe.d/nopcspkr.conf
- blacklistpcspkr
这个文件需要自己创建.
配置有线网络,如果使用 dhcd 动态分配地址:
- #dhcpcd#自动让eth0获取IP
- ##或者配置成服务自启动(更加方便)
- #systemctlenabledhcpcd@eth0
- #systemctlstartdhcpcd@eth0
如果使用静态地址,一种方法是配置 network 服务,比较麻烦,我用另外一种方法,ifplugd + netcfg:
- #pacman-Sifplugd
- #systemctldisabledhcpcd@eth0
- #systemctlstopdhcpcd@eth0#要停掉DHCP,不然有干扰
- #cd/etc/network.d/
- #cpexamples/ethernet-statichome
- #vihome#设置我的静态IP设置profile
- #systemctlenablenet-auto-wired
- #systemctlstartnet-auto-wired
如果要快速切换网络环境,再在 /etc/network.d/ 下建立一个新的 profile 文件,用 netcfg -u PROFILE 来进行切换,会自动停掉旧的.
在 /etc/conf.d/netcfg 中配置 NETWORKS=(last) 能够自动记录最后使用的 profile,但只适用于 network 服务方式,用 net-auto-wired 的话,它是按照文件名排序, 一个一个的试 profile,直到能用的那个,所以要更改 profile 优先级,更改文件名就行了.
安装 ntp 自动更新时间
- #pacman-Sntplibedit
- #systemctlenablentpd
- #systemctlstartntpd
另外,Arch 建议在 /etc/ntp.conf 中添加 iburst 参数,比如:
- server0.pool.ntp.orgiburst
- server1.pool.ntp.orgiburst
- server2.pool.ntp.orgiburst
- server3.pool.ntp.orgiburst
检查 ntpd 同步情况:# ntpq -np,时间同步完成后,用 hwclock -w 写入硬件时钟.
创建普通用户:
- #useradd-mfwolf
- #passwdfwolf
通常,这个用户我们要赋予 sudo 权限:
- #pacman-Ssudo
- #cat/etc/sudoers.d/fwolf_sudo_conf
- Defaultsenv_reset
- Defaultssecure_path="/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usr/local/sbin"
- fwolfALL=(ALL:ALL)ALL
- %adminALL=(ALL)ALL
- %sudoALL=(ALL:ALL)ALL
- #chmod0440/etc/sudoers.d/fwolf_sudo_conf
注意: /etc/sudoers.d/ 下的文件,名称带有 ~ 或者 . 的不会生效,参见 CentOS – 0005017:The #includedir directive in sudoers does not work,文件属性也必须是 0440
安装其他常用工具:bash-completion htop
图形系统
由于移动硬盘要抱着到处跑,所以图形驱动一定是什么都有,也不追求多么花哨的界面效果,简洁明快,所以选择 LXDE+Openbox.
字符界面分辨率
默认进入字符界面后,分辨率是最大分辨率,如果要另行指定,可以修改 /etc/default/grub: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video-1024x768M@75m"
然后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默认点亮 Numlock,需要用到两个命令:系统自带的 setleds 和 通过 pacman 安装的 numlockx.
要在字符界面下打开 Numlock,可以在 $HOME/.bashrc 中添加:
- #Numlock
- if[-x/usr/bin/setleds];then
- forttyin/dev/tty{1..6};do
- /usr/bin/setleds-D+num</dev/tty>/dev/null2>&1
- done
- fi
这样设置会在登录之后自动打开 Numlock,若要登录之前就打开,可以参照 Arch Wiki 将上述内容添加到 /etc/rc.local 或者 /etc/inittab,但不如跟着用户配置容易备份.
要在 X 下打开 Numlock,可以在 $HOME/.xinitrc 中添加:
- #Setnumlock
- if[-x/usr/bin/numlockx];then
- /usr/bin/numlockxon
- fi
安装 xorg 和显卡驱动
Xorg:xorg-server xorg-xinit xorg-server-utils mesa
显卡驱动:xf86-video-ati xf86-video-intel xf86-video-nouveau nouveau-dri
笔记本触摸板支持:xf86-input-synaptics
测试 X 工作是否正常:xorg-twm xorg-xclock xterm
现在可以用 startx 启动 X 看到简陋的图形界面了,如果想用 Ctrl+Alt+Backspace 关闭 X,需要在 /etc/X11/xorg.conf.d/10-evdev.conf 中增加一段:
- Section"InputClass"
- Identifier"KeyboardDefaults"
- MatchIsKeyboard"yes"
- Option"XkbOptions""terminate:ctrl_alt_bksp"
- EndSection
安装 LXDE
LXDE 组的所有包,然后照官方说明复制 Openbox 的三个配置文件,监测文件系统变化的 Gamin,常用软件:leafpad obconf epdfview,显示管理器(图形登录界面)Slim,并且 sudo systemctl enable slim.
配置一个简单的 $HOME/.xinitrc,从 /etc/skel/.xinitrc 复制一份, 然后添加:
- xrandr-s1024x768#提前指定分辨率
- execstartlxde
安装启动管理器 SLiM
这个很好装,默认也能用,但就是分辨率和刷新率有问题,我的旧电脑最佳分辨率为 1024×768@85Hz,LXDE 里很容易就设置了,但 SLiM 没有直接的可设置方法,只能自建一个 /etc/X11/xorg.conf 如下:
- Section"Monitor"
- Identifier"Monitor0"
- VertRefresh60.0-85.0
- UseModes"Modes1024x768@85"
- EndSection
- Section"Device"
- Identifier"Device0"
- Driver"nouveau"
- EndSection
- Section"Modes"
- Identifier"Modes1024x768@85"
- #1024x768@85.00Hz(GTF)hsync:68.60kHz;pclk:94.39MHz
- Modeline"1024x768_85.00"94.391024108812001376768769772807-HSync+Vsync
- #1024x768@75.00Hz(GTF)hsync:60.15kHz;pclk:81.80MHz
- Modeline"1024x768_75.00"81.801024108011921360768769772802-HSync+Vsync
- EndSection
- Section"Screen"
- Identifier"Screen0"
- Device"Device0"
- Monitor"Monitor0"
- DefaultDepth24
- SubSection"Display"
- Depth24
- Modes"1024x768_85.00"
- EndSubSection
- EndSection
这个配置文件已经非常简单了(其中 Modeline 是用 gtf 生成的),但考虑到不同机器上的兼容性,还是不用 SLiM 了,手工 startx 吧.
中文相关
基本字体 ttf-dejavu artwiz-fonts wqy-zenhei wqy-microhei
输入法 fcitx-im fcitx-configtool fcitx-fbterm,在 $HOME/.xinitrc 里添加:
- exportGTK_IM_MODULE=fcitx
- exportQT_IM_MODULE=fcitx
- exportXMODIFIERS="@im=fcitx"
字体配置,把原先用的其他常用字体和配置文件都搬过来了,就是 $HOME/.fonts 目录,Ubuntu 下用的很好,这里也可以直接用,把 $HOME/.fonts/fonts.conf 链接为 /etc/fonts/local.conf 即生效,然后修改 /etc/fonts/conf.avail 下的 40-nonlatin.conf 和 60-latin.conf 将 SimSun 或者其他你喜欢的字体设置为首选字体,最后 $ fc-cache -vf 更新下字体缓存,重启 X 就可以了.
至此,一个基本的、具备图形界面的 Arch Linux 就安装完成了,基本程序占用空间约 1.4G,总体感觉,运行速度受移动硬盘读写速度影响非常大,电脑是 USB 1.1 接口.
热门评论